抢抓新机遇,实现新突破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07月08日 | ||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中国大地喜开颜。2019年对海阳法院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优化经商环境,保障国家重大战略我们重任在肩,服务重大战略我们冲锋在前。海阳法院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始终把”争创一流业绩,建设一流法院“作为突破的方向。七十年的斗转星移,四十年的改革巨变,一部海法史正是是我国司法进程历程的缩影和写照。 再艰难也挡不住初心的开始。1941年的春天,海阳县抗日民主政府设立了司法科,1951年司法科更名为海阳县人民法院。法院设立之初只有干警11人,大多都是刚从战场上下来的军队干部。他们当中高小文化算是高学历了,对法律知识更是一无所知。但他们有初心有激情有干劲儿,纯粹而质朴。为了解决好每一件纠纷,办好每一个案子,前辈们摸着石头过河,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不畏艰辛,砥砺前行。海阳的司法工作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成立之初的海阳县法院没有固定的审判庭,仅有三间平房、两张桌子。交通工具只有一辆老旧的自行车,办公条件相当简陋。住在偏远地区的群众有了矛盾纠纷,前辈们就骑车走几十里的山路,踏山涉水下乡办案,可以说一半的时间都耗在路上了。他们在田间地头调查取证,在农家炕头做调解工作,为人民群众化解矛盾、定纷止争,但艰苦的条件丝毫不影响海法前辈们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为了群众利益再苦再累也心甘,为了公平正义再艰再难也不怕。他们的付出,他们的初心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再严寒也挡不住法制春天的脚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海阳县法院对于文革期间判处的所有刑事案件进行了全面复查,平反纠正了一大批冤假错案。从此海阳的司法事业步入了快车道,迎来了璀璨的春天。1984年6月,海阳法院的干警首次统一制式着装。1996年改革和探索审判模式,县法院正式更名为海阳市人民法院。2003年12月,经过机构改革,海阳市人民法院设立内设机构12个,另设5处基层人民法庭,法院干警总数达到了190人…… 沧海桑田,海阳法院从春天走向冬天,又从冬天迎来了了春天,走过的是不平坦的路。但不论怎样,不变的是海法人坚定的信念。他们一代接着一代,在平凡的岗位燃烧自己,奉献着青春和热血,甘做“司法燃灯者”。第六任院长张玉琢一心扑在工作上,一年到头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即便在下乡不慎将腿摔成粉碎性骨折、尚未治愈的情况下,拄上双拐仍积极参与到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斗争之中,被干警誉为“人老心红斗志胜”。姜琪洲法官自1987年从部队转业到海阳法院工作以来一直奋斗在审判一线,常年超负荷的工作使他患上严重的高血压、白内障等疾病,左眼已近失明,右眼视力也不好,医生再三告诫不能用眼过度,压根就不能从事审判工作。面对为之奋斗二十多年的审判岗位,姜法官难以割舍,有时一天开四五个庭,甚至经常流着眼泪写判决。他们的先进事迹被各级媒体争相报道,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海法人奋勇前行。 再浮躁也挡不住追求公正的信念。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海阳法院的硬件装备和办案条件得到长足的发展。在社会风气日益浮躁的今天,海阳法院人仍在坚守初心,有着抵御诱惑、排除干扰的磐石精神。 2019年年底,民二庭宋雪英、徐清臣两位老庭长就要光荣退休了。两位老庭长并没有因为即将退休的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反而表现出了“老骥伏枥”的干劲儿。宋雪英庭长在患有关节炎、行走不便的情况下,仍在坚持高负荷的审判工作,2018年结案261件,2019年截至目前结案152件。花甲法官徐清臣2018年结案294件,2019年截至目前结案156件,在今年5、6月份“双月赶超”中再夺魁。虽然他们从奋斗一辈子的法官岗位退下来了,但是他们敢于拼搏的亮剑精神却薪火相传,永不褪色。 我们回顾过去的一切,我们自豪骄傲,目睹今天的辉煌,我们心潮激荡。展望明天的前程,我们充满希望。抢抓新机遇,实现新突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但成功永远属于奋斗者。海法人正以昂首阔步的姿态走向更加璀璨的明天。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