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回首芳华 见证成长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03月18日

历时两个月的“提标争先”活动已经落下了帷幕,此次活动为推动审判质效实现新提升、完成全年工作目标、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而举办,在全院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分夺秒”的浓厚工作氛围,全院干警互相鼓励,携手前进。

此时此刻,我站在演讲台上不仅仅看到在座各位关注的目光,仿佛还看见我们干警在办案中那忙碌、不知疲惫的身影。看——他们正耐心细致的为当事人答疑解惑;瞧——他们正苦口婆心做思想工作,力争当事人握手言和;叹——他们又一次承受着当事人的谩骂纠缠,甚至威胁。夜深了,他们还在翻阅书籍,查阅案卷,推敲文法,撰写文书,为审理好每一个案件而埋首工作。他们用默默奉献的精神彰显着对党、对祖国、对法律的无限忠诚,他们用勤勤恳恳的态度,演奏着司法为民的和谐乐章,他们用孜孜不倦的精神捍卫着天平的圣洁、法槌的铿锵。

在我院“提标争先”活动下,新一代优秀法官脱颖而出,他们有站好最后一班岗的花甲法官徐清臣,有公而忘私、敢于较真的法官王洪沛;有迎难而上、爱拼才会赢的法官孙洪杰,有执法如山、融情似水的双冠王法官丛艳,一位位优秀的法官,以他们对法治事业执着的追求,以他们良好的形象,彰显着一个又一个优秀法官的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海阳法院优胜法官的风采。

身穿法袍,她用柔弱肩膀扛起法庭民事疑难案件的重担;敲响法槌,她用心中一杆秤维护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她就是东村法庭的姜雪莲法官。在姜庭长的办公桌上,总是堆满了大量法律书籍,参加工作二十余年,却始终不曾放弃自己对法律的热爱,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对于新颁布的法条,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她总是第一时间进行了解并仔细研读。姜庭长对我说,“年轻人要坚持学习,虽然我们是小城市里的小法官,但是我们做的是不平凡的事情,在审理案件的时候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

竞赛开始后,姜庭长无暇顾及正在上高中的女儿,虽然关心女儿的成长与学习,却没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她;不足两周岁的小女儿还在咿呀学语,姜庭长作为一名母亲,在产假结束后便立刻回到工作岗位上开始繁重的工作,照顾小女儿的重担便落在了丈夫身上,小女儿学会的第一句话就是“爸爸”……姜庭长总是起早贪黑,中午时间也不舍得浪费,午饭铃声响过很久,姜庭长却仍不起身,扑在桌面上翻阅案卷、研究法条,总是最后一个到达食堂。冬日里白昼短,不到五点钟天就黑透了,姜庭长打开办公室的灯继续工作,不顾窗外寒风凛冽、大雪纷飞,有时工作至七、八点钟才回家。

姜庭长是一心为民的法官,面对每一个案件,每一个当事人,不论标的大小,案件轻重,她总是耐心的进行调解与释法,不曾抱怨过一句话。为了当事人的便利,她会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为当事人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有时为了了解案情,她会亲自到偏远的乡村,走过泥泞的道路,倾听当事人的诉求,抓住矛盾的焦点,最终顺利解决纷争。

在我身边有许多兢兢业业的好法官、许多默默奉献的书记员,他们勤勤恳恳办案、全心全意付出,用微笑展现出司法的亲和,用倾听化解积怨已久的矛盾,用话语打开群众的心灵之窗。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维护公正司法、践行司法为民的决心。

在竞赛活动中,我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由全市倒数之位,一跃取得结收比第一,结案率第二的好成绩,每个人都最大限度的激发了潜力,实现了自我的提升,对法院有了更高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对未来的工作也有了更高的期许。

回首入职的三年,竞赛的六十天,我的收获颇多。我会以身边的优秀法官为榜样,学习他们拼搏的精神与坚守的意志,今后做一名用法律武器保护公民合法利益的优秀法官。

为期二月的“提标争先”活动已然结束,但提升审判质效的意识不能松懈,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我将与法院一起前进。

关闭
版权所有:海阳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海阳市北京路81号 电话0535-3222202 邮编:26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