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简介 > 干警风采

【海法人物】勇做审判事业的“铺路石”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11月19日

  勇做审判事业的“铺路石”

  石宝林,男,汉族,1991年12月生,中共党员,2014年考入海阳市人民法院,现为立案庭三级法官,负责速裁、立案、信访、鉴定工作。工作中,他以“敬畏法律、维护公正、司法为民、清白做人”为准则,忠实履职,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审判工作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法官为人民”的神圣使命。多次获十佳政法干警、市政府嘉奖、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一、脚踏实地,在任劳任怨中锻炼自己

  一踏进法院大门,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石宝林清醒地意识到只有靠不断的努力和钻研、有了过硬的专业知识才能在神圣的审判岗位上追逐梦想。当时年仅23岁的他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领导安排给他的工作任务他总是用心做好,对疑难复杂问题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学习,尽职尽责地完成工作;对待同事,他友善、诚实;对待当事人,他耐心、和气;对待工作,他认真、踏实,始终一丝不苟。在法庭工作期间承担的送达、庭审记录、接待当事人等工作赢得了同事和当事人的好评。

微信图片_20211105160754

  调入民一庭工作后,石宝林主要参与建设工程案件的审判工作,负责裁判文书拟稿、送达、财产保全、移送鉴定等工作,工作繁杂了,他的努力也倍增了。建设工程案情比较复杂,为了完成一份份高标准的裁判文书,他在电脑前常常一坐就是一天,翻遍了案卷、翻烂了法条,力求文书说理透彻,法理明晰,引用法条准确无误。刻苦的钻研精神,不仅收获了团队法官的满意与赞誉,也为日后从事法官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标定位,在拼搏奉献中磨炼自己

  2019年入额后,石宝林进入速裁团队,真正踏上了心中最神圣的审判台。他更是鼓足干劲,带领团队锐意进取,坚持全身心投入,全天候奋战,快速高效审理案件。从开始独当一面那天起,他就给自己定下了勇当先锋的目标,从此,他就没休过一个完整的双休日,工作日加班到晚上七八点是常态。他还经常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向当事人送达司法文书、到当事人家中做调解工作,为了照顾一些当事人白天工作的时间,他还常常把开庭时间安排在晚上。即使是回到家,脑子里想的还是案子,甚至好几次说梦话都是在做调解工作,同在法院工作的妻子当笑话讲给同事听,同事朋友们打趣他的同时,也被他的精神所深深感动。2019年以来,他共结案1500余起,连续创下了民商审判个人月结案和全年结案的全院最高纪录。

微信图片_20211105161525

  三、不忘初心,在锐意担当中锤炼自己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石宝林严格要求自己,不仅在办案中要公正、高效,经得起检验,而且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要时刻保持严以律己,清正廉洁,讲责任,重担当。去年疫情严重期间,他主动申请到一线进行防疫值守,不分昼夜,从未抱怨一句。在了解到后勤保障组人手紧缺后,他又主动请缨,在值守换班期间协助完成后勤保障任务。当时,同在法院的妻子工作也十分忙碌,孩子还在牙牙学语,但他从未把这些作为可以不干、少干工作的理由。结束疫情防控返回审判岗位后,作为最年轻的员额法官,他又充分利用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的特点,通过网络联系当事人,摸索研究互联网庭审系统,一周时间组织了八次互联网庭审,结案六起,在特殊时期,他不顾疲惫、不惧危险、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体现了一名党员法官应有的奉献精神。

微信图片_20211105160410

  2021年下半年,在负责速裁案件审理的同时,石宝林又被院里安排从事信访维稳、立案审核等工作,他从未叫苦叫累。工作中,他往往是上午开庭、调解,下午接待信访群众,晚上再加班组织与外地的当事人进行互联网开庭或者音视频调解,深夜撰写、修改信访报告,平时利用一切可能的时机针对重点信访案件与各积案信访人进行沟通,组织约谈、制作笔录、汇总报告,并主动利用碎片时间投身到外部立案审批及立案工作中,极大地缓解了立案审核压力……算下来,几乎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达到12小时左右。截止到2021年9月份,他今年的审判结案和诉前化解案件数达到711件,位居全院榜首,在一个月时间促成化解信访积案7件。

微信图片_20211105161553

  作为一名的党员法官,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使命与职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解决难题,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践行初心、服务人民,充分展现了新时期青年法官的光辉风采和崇高境界!展现了一名党员法官应有的担当作为、敢闯敢干的优良品质!

关闭
版权所有:海阳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海阳市北京路81号 电话0535-3222202 邮编:265100